“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革命,科学数据的丰富度、关联性与开放性,将成为21世纪驱动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据委员会(CODATA)2019年学术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李树深院士认为,继“观察实验”“理论分析”“计算模拟”之后,“大数据驱动科学发现”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但在现实世界中,科学数据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海量且多样化的科学数据不断产生,大家却没有足够的系统去存储或者处理,80%有价值的数据都在两年之后就浪费了。”国际数据委员会主席Barend Mons认为,过去的一些系统和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大数据时代,机器的智能化处理和使用数据的能力亟待提升。
“的确,在推动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工作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有许多政策问题需要探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任苏靖坦言,如何真正实现科学数据可发现、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用?如何通过建立通用互认的科学数据标识体系来保障数据知识产权?如何进一步使科学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和统一的技术标准更加完善?如何有效推动科学数据的开放和传播,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如何使科学数据的应用成为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科技创新的真正驱动力?等等。“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正逐步提上议程,中国也正在成为国际上推动科学数据资源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并启动了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部署和建设工作。时隔一年,科技部和有关部门立足前期工作基础,在高能物理、基因组、气象、地震、海洋等领域组建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这些中心将成为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方面重要的基础设施和载体。
对于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科学数据领域的管理办法,中科院院士郭华东表示,这使得科学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有了可遵循的章程和依据,也使得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在科学界达成共识。但他同时也提出:“在《办法》推进的过程中还需要着力解决数据权益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才能使办法真正落实落地。”
CODATA中委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进一步解释说,站在科学家个人的角度来讲,存在一个科研竞争的压力问题,有的人很难得到科研数据,但有的人有了科研数据却不一定能产生很好的结果,如何来平衡评价?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从国家的利益考虑,在国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科研数据提交到指定的储存机构,有时候就必然面临数据流失、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的问题。
而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胡良霖最关心的则是数据质量的问题,哪些数据需要保存?该如何保存?比如,一些数据在最初采集的时候成本比较大,经过几年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成本已经大大降低,而长期使用的存储介质的费用远高于最新采集的成本,要不要把历史上存留的这么多数据都保存下来?他建议,我国急需建立自主可控的国际级权威数据库,推动科学数据的分级保存,并且对保存的数据做出明确分级指导和界定。
会上,一些与会专家也呼吁,国际数据同样需要在全球开放共享。“多国科学家贡献科学数据共同建设的数据库,应当在贡献者所在国提供镜像服务,以保证各贡献国对数据的平等获取权;对于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要求提交数据,期刊应当与论文作者所在国联合确定论文关联数据的存储机构,首选在其所在国的优质数据存储机构。”专家们说。
苏靖表示,希望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能够很好地承担起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的功能,支撑更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创性的技术突破,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记者 蒋秀娟)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城市部分行业特别是接触性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农民工返乡就业。上半年,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如何?如何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
大暑近、农事忙。当前各地正有序推进夏种夏管,全力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据监测,1-6月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7.96,同比高2.49个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逆分子育种创新研究组研究发现,MPK3-PYL模块可以作为一种负调控机制,有助于小麦平衡干旱胁迫响应和正常的植物生长发育,为小麦的抗旱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陆地棉和海岛棉(又称长绒棉)是棉花的两个主栽四倍体棉种,陆海种间杂交为棉花纤维长度性状改良提供重要资源,但关于陆海群体纤维动态伸长的遗传机理却鲜有报道。
三年前的今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为我国空间实验室任务画上圆满句号。
公民科学素质、科技期刊、全国学会等科学共同体的建设、与国外科技组织的合作交流等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软实力”的水平。
“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仪式由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举行。
目前,巡天光学设施初样研制取得新进展。望远镜预计在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发射升空,将成为探索星辰大海的旗舰级空间天文设施。
在山区,突遭暴雨侵袭,河流水量会迅速增大,很容易爆发山洪。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遇到山洪该如何科学避险自救?
如何预防热射病?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关于热射病,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答来了!
热射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现场应该怎样急救处理?关于热射病,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答来了!
生态环境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均已开展以非甲烷总烃为代表的VOCs总量监测,分析各城市VOCs浓度水平。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的根源是VOCs、氮氧化物两项前体物排放量过大、过于集中。
1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了2022年审定的26个水产新品种,其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参与培育的凡纳滨对虾“渤海1号”榜上有名,品种登记号为GS-02-006-2022,这是海洋所继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和“广泰1号”后,又一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李富花介绍,凡纳滨对虾“渤海1号”是针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盐田虾产业培育的专门化品种,也是国际首个耐高盐的对虾新品种,将从种业源头有力支撑盐田虾产业发展。
在吉林省长春市西南部,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灯塔工厂”拔地而起。2018年,中国一汽新红旗绿色智能小镇等特色产业小镇启动建设,当年上半年,红旗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4.2倍、3.1倍。
长春光机所空间二部科研人员在进行太阳Hα光谱成像仪波长定标试验受访单位供图 最先注意到这一点的,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空间二部书记李国宁。
水下采油树是水下生产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之一,连接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可以控制油气的开采速度、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情况,就像是油气田井口的智能“水龙头”。
近日,电视剧《关于唐医生的一切》首播收官,贯穿全剧的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研发工作圆满完成,在该片最后一集里,“中国心”成功植入人体。“相比人的心脏供体,VAD的动力可以调节,使用范围广;相比较心脏移植手术,VAD植入手术创伤更小,对患者更有利。
青藏高原的活动断层不仅是地震潜在震源,也是地质灾害严重地带,涉及重大工程抗震和抗断两大问题。地块间的相互作用(逐步向北挤压扩展和向东有限挤出)是近年来巴颜喀拉地块周缘和高原东北部强震频发的主要动力机制。